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 中医预防学
编号:68119
中医预防学史撮要
http://www.100md.com 《中医预防学》
     中医预防学的产生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及生命活动的延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由“茹毛饮血”至钻木取火并加以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火的御寒防病及熟食的强身防病作用;从穴居野外、衣羽着皮,至择高而居、麻葛为衣,一直到高屋围墙、轻裘绣衣,身体保健的基本物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陶器的使用,为贮藏食物、保持防腐、减少疾病发生创造了条件;砭石、骨针、陶针、金针的出现,为消除痈肿疼痛找到了有效的器械;至于凿井饮水、沐浴清洗等生活习惯的建立,更有益于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周礼》中已认识到“四时皆有疠疾”,并记述了一些疾病的好发季节,此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显然有益;对于男女婚嫁,该书还提出了“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的观点,说明三千年前的先民即对晚婚晚育的养生作用有所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有不少学术思想涉及心理养生的问题,如老子的“少私寡欲”、“无欲忘我”,孔子的“仁者寿”,墨子的“兼爱”,荀子的“节欲以养心”,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等。此外,饮食的养生作用也为人们所认识,如孔子提出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及“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等观点,至今仍有实际意义。《吕氏春秋》在养生防病方面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总的指导思想是趋利避害,养生内容包括情志、饮食、运动、环境等,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象地揭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现代著名论断的蕴义,脍炙人口,影响深远。这一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问世。它兼收并蓄了此前及当时的预防学理论及方法,记述有不少著名的预防学观点,强调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和“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以说,本书构建了中医预防学的基本框架。
, http://www.100md.com
    汉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预防的重要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西汉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发出感叹:“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也,则病可已,身可后也。”指出扁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见微知著,预知先防。《淮南子》中对蚊、蝇与疟、霍乱、痢等的关系已有较多记述,对预防这些传染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汉书·平帝纪》记载了在公元2年,因蝗灾而“民疾疫”,当时已采用了具有预防作用的隔离措施。东汉医家张仲景把《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首先应用于临床,在《金匮要略》开篇即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种对“已病防变”的思想,大大丰富了预防学的内涵。华佗则强调健身防病,认为人体“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并创制了“五禽戏”,其弟子吴普依法锻炼,90岁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述了用狂犬脑敷于犬啮伤口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并提出“善养生者,先除六害”,即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财华,损滋味,除佞妄,去沮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南朝陶弘景提出了一整套“叩齿、咽津、熨目、捏耳、摩面”的自我保健预防措施,简便易行,操之有效。
, 百拇医药
    唐宋金元时期,中医预防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较大发展。唐代孙思邈养生有术,所著《千金方》方中有大量养生预防内容,主张“养性”、“食宜”,指出:“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老年人的饮食宜“清、淡、湿、软、简”,不宜“腻、厚、生、冷、杂”。此外,他还突出地提出了“房中补益”的论点。宋代士大夫阶层盛行服用“五石散”以求长生,结果每致脏腑燥热而夭亡。鉴于此,不少医家提出欲求长寿,惟有注重“养颐”。《养老寿亲新书》中提出的七条养老防病的方法,颇有实用价值,具体内容为:“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二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金元医家大都主张“保精”、“养气”、“守神”,以维护人体精、气、神,提出“精为神气之本”,应慎防“相火妄动”与“饮食所伤”,耗其精气。

    明清时期,许多医家从摄生调神、节食保精的角度提出了保健养生要求。如张景岳在《类经》中强调维护阳气的重要性,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此外,他还谆谆告诫“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丰”。李中梓提出了以调养脾胃为中心的五脏调养法,汪绮石则主张应肺脾肾俱重,于是在当时形成了“补脾为先”、“补肾为主”、“肺脾同调”等养生保健学说。明末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了“戾气”的观点,认识到其不同于伤寒的从皮毛起始,而是从口鼻侵入,并指出这种戾气“众人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从而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传始于15世纪(一说始于公元998~1022年间)的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至16世纪下半叶,已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外感热病的演变可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认为应尽可能早地祛除病邪,防止其入里生变,并提出了“病后防复”的观点。这一时期以至近代,大批养生著作纷纷刊行,具有代表性的如高濂的《遵生八笺》等,大大丰富了中医预防学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中医预防学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整理,总结出了三级预防法,即“治未病”的一级预防、“救其萌芽”的二级预防、“肝病实脾”的三级预防,初步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预防医学体系。, http://www.100md.com(毛德西 朱光)